当前位置:穿越中国—新华通讯社主办! >> 文旅纪实 >> 浏览文章

《大学》的内涵之于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来源:新华社-穿越中国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9日 点击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将此确定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数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总书记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18个字简要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这18个字正是源于儒家思想。总书记对儒家文化的总结运用,意义深远,极具启迪,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

儒家文化的典籍不胜枚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四书”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是宋代儒家学者在深刻领会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浓缩编纂而成,从宋代影响左右了中国千年来的民族文化。按照产生时间,“四书”的顺序应该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个顺序也暗含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四代传道的“道统”。但因其中《大学》一篇实属整个儒家学说中提纲挈领式的篇目,于是朱熹认为读“四书”应从《大学》入手,所谓“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位妙处1”。

《大学》不仅是儒家纲领性的典籍,其核心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更是点明了儒家学问的根本之所在——修身。全文“三纲、六证、八目”则直接指明了儒家的修身方法和修行的次第,以及修身所追求的“至善”境界。因此,从古至今学者们都非常重视《大学》,《大学》也因其无限丰富深邃的内涵,尤其自我完善方面对今天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从“明德修己”入手,努力实现自我完善。《大学》开篇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儒家认为“明明德”就是要使上天赋予人们光明的本性重新焕发出光明。也就是要通过修身唤醒孟子认为的人先天就具备的“四心”——侧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从而找回人性中本来就具有的仁、义、礼、智,并靠着这些本有的美好素质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怎样能“明”这个与生俱来就有的“明德”呢?儒家有一整套方式,其中三方面尤其值得今天借鉴与参悟。首先要做到淡泊寡欲。孔子赞美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寡欲不等于禁欲,儒家并不完全反对人的合理外在需求,但也对欲望有着相当的“戒备”,原因在于过分追求外物会影响修身。因此特别强调要减少和降低欲望,当然这个“欲望”不仅包括物质性的欲,也包括对非物质性的欲,比如名誉、地位等等。由此再进一步,还要逐渐做到“心不为物役”,即心不能被外在的一切所控制、驾驭,要充分保持内心的自由和纯净,这样,“明德”或“四心”才能逐渐彰显出来。其次要做到恭谦持敬。《周易》说“敬慎不败4”。认为只要做到“敬、慎”二字,人生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儒家继承并发扬了这种思想,认为修身必须持有并保持“敬”的心态,即孔子说的“出门如见大宾”5——要做到无时不敬、无事不敬,对人对物都有一颗恭敬心、敬畏心。以“敬”对父母体现出孝,以“敬”对兄弟体现出悌,以“敬”对众人体现出忠信,以“敬”对事体现出礼,以“敬”对自己则体现出自爱。仅如此还不够,还要将这种心态由现实的人类社会推而广之到对古圣先贤、对山川大地、对未知事物等无所不有的敬畏。由此可见儒家对“敬”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至高。再次要做到自律慎独。《格言联璧》说“何谓大人?曰小心”6。“大学”是成就“大人”的学问,要成为“大人”就要小心,正契合儒家非常重要的“慎独”概念。这不仅要求对凡事都能谨慎应对,确保不出现偏差;更要求要慎重地对待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因为此时正是道德修养经历严重挑战之刻;再进一步,儒家的“慎独”不光要管好自己显性的身体之“独”,更要管好人我都看不到隐微的念头之“独”,即除了谨慎自己的外在言行,更要谨慎自己的内在想法。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品格,与此一脉相承。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每名党员都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应经常毫无保留地自我叩问、全面彻底地自我批判,主动从灵魂深处检视初心,从工作得失校验使命感,从大事难事考验担当精神。要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作斗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驰而不息励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努力在革命性锻造中提高斗争本领、实干气概,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锤炼自己,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二、将“亲民安人”作为信条,努力实现无私为民。《大学》中“亲民”紧承“明明德”,是“明德”内涵的展开,也是“明德”在实际运用中的效用。唯“明德”才可能“亲民”,也唯“亲民”才是“明德”的真正践行,两者是一体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论语》有言“修己以安百姓”7,即通过完善自我之修养实现百姓的安乐。 

要“亲民”,儒家告诉我们首先要做到真心爱民。我国由来已久的民本思想是儒家爱民最实际的思想体现,《论语》首章“学而”篇第五句就明确出现了“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8的言论。亲民的出发点就是视人民为亲人,从内心里真心爱民,如果没有真心爱民作为内在保证,其余都无从谈起。真心爱民,尤其要能感同身受地从内心深处体察民情、体验人民生活,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这是通向“亲民”的前提条件。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 ,以及“君为舟,民为水”10等一系列理论,无不体现出儒家爱民之意。其次要做到躬身力行。儒家学问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行”。孔子强调做君子就要做“躬行君子”11,即在生活实践中成就君子人格,把书面学问转化成实践行动。“亲民”更是如此,要能真正做到弯下腰、俯下身,在身体力行、践履示范上做功夫,在修养自身德行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做到“亲民”,将二者合而为一努力去做到“亲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朴素的亲民体现,“为生民立命”12更是把“亲民”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再次要做到知行合一。《尚书》中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12。儒家把“行”看的远比“知”更困难,因为只有在具体的行动中才能判别心之所止。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3就是在强调“知”与“行”的完全统一。这其中的要领在于对学问内核的体悟实行,而不能只使之流于口耳之间,停留在纯粹的知识层面。所以,“亲民安人”只有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层面,才算得上是得以实现。

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亲民”思想在当代的传承发扬和深化拓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除此,党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生动的诠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现了真切炽热的人民情怀,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前行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摆到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要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多到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与群众多来点推心置腹的交流,全面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站在群众立场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扎根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热情服务群众。

三、以“止于至善”为愿景,努力到达高远境界。“至善”是儒家所向往的最高理想,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是一个不同于任何现实层面理想的高阶理想。其特点在于:高远到难以实现,且不直接与任何物质利益相联系;朝着这个理想前行却一定有利于自我成就,有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圆满;其实现固然不易,但绝非高不可攀,儒家仍旧给出了达到“至善”的一些具体方法。

首先要做到志向明确,儒家非常看重“立志”之说,将定立理想和目标作为人生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4,可见他在年少时就立志向学、向“大人之学”,并终生奉行。王阳明更是把立志看做为学的第一要义,说“夫学,莫先于立志”15,明确告诫我们立志是人生迈开步伐的方向,一旦方向出现偏差,人生之路则已然殆尽。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要想达到“至善”境,首先必须定立以此方向的高远志向丝毫不动摇。其次要做到勤学好悟。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如学也”16,强调的是“学”的重要性;曾子说“君子爱日以学”17,强调的是学的持续性;子思说“致广大而尽精微”18,强调的是“学”的次第。儒家注重培养学者的勤学好悟精神,起初要求学者能将“学”作为心之所好、以学为乐,真心自觉学习,做到“好学”;进而博采诸家之长,积累广博的知识基础做到“勤学”,之后结合自身的参悟求索才能精求义理,实现“学愈博则义愈精微”。再次要做到专心有恒。孔子曾感叹说“得见有恒者,斯可矣”19,可见凡事做到持之以恒的难度之大。而修炼坚韧的恒心和意志是通往“至善”的关键所在,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0直接表达出这条路的遥远程度和艰难程度之大,须付诸毕生予以追求、甚至到死方休,可即便如此,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行,切不可因其中的风雨险阻、荆棘曲折而放弃。

我党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便是“至善境”在当代的实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分析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奋斗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顶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多年的风雨前行以及改革开放40多年的开拓前进,开创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这是总书记的殷殷教导。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把握共产主义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灵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大学》等经典中寻求智慧,不断完善自我,立足自身岗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作者:张羽翔   单位:四川省烟草专卖局

引用及出处:

1、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位妙处。——《朱子语类》,宋代,朱熹。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春秋,曾参(传)

3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雍也》,春秋,孔子及弟子。

4 、敬慎不败。——《周易》

5 、出门如见大宾。——《论语 颜渊》,春秋,孔子及弟子

6 、何谓大人?曰小心。——《格言联璧》,清代,金缨。

7 、修己以安百姓。——《论语 宪问》,春秋,孔子及弟子。

8 、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 学而》,春秋,孔子及弟子。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战国,孟子。

10、 君为舟,民为水。——《荀子》,战国,荀子。

11 、躬行君子。——《论语 述而》,春秋,孔子及弟子。

12、为生民立命。——《横渠语录》,北宋,张载。

13、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尚书》

14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明代,王守仁及弟子。

1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 为政》,春秋,孔子及弟子。

16 、夫学,莫先于立志。——《王守仁家训 立志说》,明代,王守仁及弟子。

17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如学也。——《论语 卫灵公》,春秋,孔子及弟子。

18 、 君子爱日以学。——《礼记 曾子立事》,汉代,戴德。

19 、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春秋,孔伋。

20、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 述而》,春秋,孔子及弟子。

2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泰伯》,春秋,孔子及弟子。